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望闻问切指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和望闻问切指的是什么 望闻问切的创始人是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合称四诊。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1、问诊: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3、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4、切诊:用手指按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
二、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被普遍使用。
2、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望闻问切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3、【出处】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
4、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5、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6、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三、望闻问切谁提出的
1、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2、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渤海郡郑州(现河北省任丘县)人,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人们都称他为神医。望、闻、问、切四诊,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扁鹊。
3、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4、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如问肝郁气滞的病人“胁痛吗?”问感冒的病人“恶寒吗?”这里所问的“胁痛”、“恶寒”都是医学术语,没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患者是不容易听懂的,所以,医生问诊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在需要询问时可分别问其“两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语言。
5、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根据主诉,再深入询问,有助于医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
6、要善于抓住重点询问,启发诱导,但不能依主观意愿套问病人,这样才能抓住要领,获得可靠资料。
7、对危急病人,要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便于迅速进行必要的诊察,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闻问切
四、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出处: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
1、等我望闻问切之后,再对症下药。
2、中医师都是经过望闻问切后,才对症下药。
3、那医生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医术十分高明。
4、两人寒暄以后,孙老先生给赵淑娴一番望闻问切,认为赵淑娴并无病情,宽慰了几句以后就要告辞。
5、一番望闻问切之后,郎中点点头起身道,“大将军,这位小友看来体质甚佳,身上的内伤已经基本痊愈,现在只要再修养几日,待伤口愈合就可以了!”。
6、大婶,中医中讲究的是四字‘望闻问切’,经过刚才望闻两字,本少看到大婶双眼眼圈微黑,双眼眼珠暗淡无光,典型的没有休息好或者是无法休息好。
7、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该患者嘴唇紫而干,舌头暗红,舌边缘紫黯,脉沉弦。
8、昔日扁鹊的望闻问切就是这个说法,而段老先生的佐助之术就是对应的第二点,想来以段老先生的高超技术应该能查探清楚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