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脩与欧阳修 刘几 欧阳修不录刘几

知源网 10 0

很多朋友对于欧阳脩与欧阳修和刘几 欧阳修不录刘几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脩与欧阳修 刘几 欧阳修不录刘几-第1张图片-知源网

一、请有欧阳修的”朝中措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的译文

1、手种堂前垂柳〔3〕,别来几度春风。

2、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3、【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4、〔1〕刘敞:字原甫,庆历进士,官至集贤院学士,判御史台。欧阳修作此词以送,刘敞抵达维扬后似有寄赠之作,因为欧阳修《六一居士集》有《和原甫平山堂见寄》七律一首。

5、〔2〕平山:堂名。欧阳修于庆历八年(1048)任扬州知府,在扬州蜀冈山上建有平山堂。

6、〔3〕“手种”句:张邦基《墨庄漫录》:“扬州蜀冈上大明寺平山堂,欧阳文忠手植柳一株,人谓欧公柳。”

7、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8、双片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9、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喜佑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在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10、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阑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11、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在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在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在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12、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据《宋史》卷三百十九《刘敞传》记载,刘敞“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犹今语下班),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写信)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九制,是指九道敕封郡王和公主的诏书,刘原甫立马却坐,一挥而就,可见其才思的敏捷。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于是乎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面前。

13、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

14、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此词的风格,即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欧公在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东坡何其相似乃尔!

15、宋初的词人,把词视作休闲文学的居多,既少庄重之心,又欠专精之诣,所以《花间》、南唐的轻柔词风得以乘势蔓延。欧阳修从总体上来说,也是这股风气的积极响应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他“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即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但欧词实在还有一些另堪瞩目的地方,譬如这首《朝中措》的副题: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即用历来被视为艳科的词送朋友赴任,使词在酒筵歌席之外表现出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这完全可以说是欧阳修对词体的一次重要提拔。虽然这对于欧阳修来说,或许只是出于偶然,但却开启了以词赠别友人的先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就不仅仅是他“无愧唐人《花间集》”的问题,而是唐人《花间集》有愧于他了。�

16、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欧阳修的朋友刘敞出守维扬。维扬是八年前欧阳修曾任知府的地方,且有亲自修建的平山堂及亲手种下的柳树存留于此。因而当此饯别之际,欧阳修中心涌动,不能自已,述作此词,既赠别故友,又兼写旧怀。上阕由八年前追忆而来。起两句写平山堂景观,气势不凡。古人建亭建堂,多喜临山而建,以增气势。梁实秋《雅舍》描写的川居即建于半山腰,自称在家里上坡下坡,别具一番乐趣。阑槛倚靠晴空,是极言平山堂突兀之势和壮观开阔之景。“山色有无中”是写平山堂倚阑所见。曾有人认为由平山堂望江南诸山甚近,而欧公却云“山色有无中”,盖因公“短视”故耳。此说近乎想象,一般读者自难苟同。苏轼曲为之解,认为“山色有无中”,当“非烟雨不能然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此说貌似合理,实与前句“晴空”之义相悖,故也难合人意。又有学者折衷其说,认为“平山堂上是‘晴空’,不妨江南诸山之有烟雨”(《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似乎又过于繁琐了。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从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色之“有”当无疑问。又据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说,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则山色之“无”,也是情理中事。故此句既难以佐证欧公短视,又不必另借烟雨曲为辩护。盖其写登堂所望之视点深浅而佳景不同也。层次既极清晰,意境复迷离多姿,本是天然佳句,何需受此撏扯?第三、四句写手种垂柳,尤具情愫,“别来几度春风”,也许早已亭亭如盖了。上阕忆写旧事,兼写想象情景,似水情怀,真情流露。

17、下阕折回送别主题。换头三句称颂刘敞诗酒风流,气魄豪迈。语略涉夸张,但也并非无据。据《宋史》刘敞本传,说他“为文赡敏”,连一代文宗欧阳修也“服其博”。故欧公此处极尽颂赞,虽是送别词题中应有之义,也不否认确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在内。煞拍二句盖由岁月蹉跎而来。欧阳修自庆历八年(1048)出守扬州后,其后又移知颍州、应天府等地,直到至和元年(1054),才受召回京,前后达六年之久。此时虽任职京师,而朝廷新、旧党争不断,心情也难以顺畅。故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之意。清代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认为欧公“行乐直须年少”是及时进德修业之意,说明“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的道理,则恐又不免深文罗织了。其实古代作家借送别之际发一发心中的牢骚是常有之事,只是我们不宜拘为对某人的定见而已。全词境界开阔,写景写人俱有豪逸之气。前人曾评说欧词“疏隽开子野”,观过斯篇,当觉此言不虚。

二、欧阳修的作品

1、欧阳修主要作品:《画眉鸟》《戏答元珍》《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丰乐亭游春》《采桑子》等。字号: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绵州。出生时间:1007年8月1日。去世时间:1072年9月22日。别称:欧阳文忠、欧文忠。主要成就:参与纂写《新唐书》《新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2、关于欧阳修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3、《醉翁亭记》、《蝶恋花》、《画眉鸟》、《浣溪沙》、《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浪淘沙》、《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木兰花》、《秋声赋》、《桃源忆故人》、《采桑子》、《长相思》、《踏莎行》、《蝶恋花》、《采桑子》、《五代史伶官传序》、《诉衷情》、《戏答元珍》、《丰乐亭游春》、《临江仙》。

4、早年经历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5、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6、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7、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8、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自己的女婿。

9、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欧阳修抵达洛阳,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同年,在东武县迎娶新娘胥氏。当时他的上司为吴越忠懿王钱_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10、钱惟演对欧阳修这样的青年才俊非常好,简直是把他们“贡”起来。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吃喝玩乐。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11、当然,这些青年才俊们,在吃喝玩乐之余,也会吟诗作赋。当时文坛上流行骈文,文风华丽,但是免不了说大话、套话,欧阳修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文章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终于可以毫无压力地创作了,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那样死板的文风,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在钱惟演的支持下,欧阳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古文创作,后来古文的创作在宋代繁盛一时,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钱惟演“富养”这几个小文人,真可谓是功在千秋。

12、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13、钱惟演的继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管束属下向来十分严格。到任后,他看到钱惟演留下的这些年轻人整天游山玩水,十分不满。有一天,王曙把欧阳修等人集中起来,严厉地教导他们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大家都被训得不敢做声。只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反应敏捷,回嘴说:“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一下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14、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虽然我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见花,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15、景_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他在京中继续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当成座右铭。不过,此时的欧阳修,毕竟不再是那个享受青春的少年,他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

16、仕途崎岖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_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17、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18、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19、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

20、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

21、做太守时,欧阳修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经常带着吏民出去游玩,在山中野餐,然后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着大家玩乐。据说,《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本花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最后这些描写被欧阳修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简练中见隽永,成为散文史上的名句。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22、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23、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24、皇_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25、作为一位史官,欧阳修把通达的文笔用于修史,格外得心应手。他主持了《新唐书》的修撰,而实际参与写作的还有很多人。为了防止体例不一,欧阳修负责统筹全稿。当时北宋文坛古文发展得有点过火。大家都愿意写古文吸引眼球,可没有足够的天赋,文章往往会被写得生僻难懂,看着唬人,其实没什么实际内容,更谈不上艺术价值。其中负责写列传的宋祁,就总喜欢用些生僻的字眼。

26、从年龄、资历上说,宋祁都是欧阳修的前辈,欧阳修有点不便说他,只好委婉地讽劝。一天早上,欧阳修在唐书局的门上写下8个字:“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宋祁来了,端详了半天,终于悟出了是什么意思,笑说:“这不就是一句俗话‘夜梦不详,题门大吉’嘛,至于写成这样吗?”欧阳修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书》的笔法呢。您写的列传,把‘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都写成‘震霆无暇掩聪’了。”宋祁听了,明白欧阳修的意思,不禁莞尔,以后写文章也平易起来了。

27、主考礼部嘉_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28、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最反对“太学体”的文风。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用字看似古奥,其实很别扭,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欧阳修便就着他的韵脚,风趣而又犀利地续道:“秀才剌(音同“辣”,意为乖张),试官刷!”意思是这秀才学问不行,试官不会录取!

29、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

30、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31、放榜的时候,那些写“太学体”而自高自大的考生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被取中,纷纷闹事,甚至有人说要到街上截住欧阳修痛打。但皇帝充分相信欧阳修的人品和判断力,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历史也最终证明了欧阳修的正确,北宋文风自此一振。就连“太学体”的领袖刘几,也改过自新,更名刘辉,重新参加考试,并获取了功名。

32、嘉_三年(1058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嘉_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33、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34、晚年生活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35、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安徽阜阳)。

36、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

37、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获赐谥号“文忠”。

38、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安葬于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

39、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特赠太尉。

40、元丰八年(1085年)十一月,加赠太师,追封康国公。

41、绍圣三年(1096年)五月,再追封兖国公。

42、崇宁三年(1104年),改封秦国公。

43、政和三年(1114年),改封楚国公。

44、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45、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46、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47、1031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48、1034年(景佑元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49、1036年(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50、1040年(康定元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51、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52、1045年(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53、1054年(至和元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54、1057年(嘉佑二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55、1060年(嘉佑五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56、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57、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58、1070年(熙宁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

59、1071年(熙宁四年)六月,行兵部尚书、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

60、1072年(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卒于家,谥文忠。

61、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1023年和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同年3月11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3月14日,殿试放榜,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62、“琴论家”欧阳修一生不仅喜欢弹琴、听琴、藏琴,而且喜欢写琴诗琴文,以记琴声与琴事、以论琴意与琴理,深得琴中趣。从欧阳修现存的诗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作为琴人的欧阳修,而且可以看到一个作为琴论家的欧阳修。

63、“醉翁”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与酒须臾不离。

64、“千古伯乐”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65、风流丑闻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蒋宗孺犯了事,遭到弹劾,蒋本来希望欧阳修能帮自己开脱一下,欧阳修却上书要求尽快处理。蒋对此恨恨不已,就揭露出欧阳修和大儿媳吴春燕有染。不久还被人告到皇帝那里去了,当时的宋神宗不相信,方才作罢。

三、欧阳修不录刘几

欧阳公知制造为太常礼院,刘几为编校官,务以谲怪自炫,乃取汉晋士人君臣所行尤违典礼者,为《鬼神论》言祭只考以本性,不须事外求,愈怪诞,几病之而寝,忽见两吏,衣冠而青面,若世俗所画神鬼形,掖其臂日:“祭只,神故纵,不祭只,神鬼之故如此,不怪也。”

几骇然觉,删此以示修,修曰:“几为天子争是非于朝廷又尚诡怪以惊世,此其为人也如此,不亦宜乎?”竟削除之。

1.知制造:官职,负责草拟诏令。

3.编校官:官职,负责文献资料的编纂和校对。

5.汉晋士人君臣:指汉朝和晋朝的君王和臣子。

6.《鬼神论》:一种讨论鬼神存在的学说。

7.祭只:古代礼仪,指祭祀祖先。

欧阳公担任知制造一职,在太常礼院工作。刘几担任编校官,他一门心思以诡异奇怪自我标榜,于是选取汉晋时期的君臣所行的特别违背典礼的例子,编成《鬼神论》他说祭祀只考虑本性,不需要向外求神佛,愈是奇怪诞不经,刘几很反感它,看到它就讨厌。

一天忽然见两个更员,衣帽装扮成青面獠牙的样子,像是世俗所画的神鬼形象夹着他的胳膊说:“祭祀只考虑本性,神本来就放纵无拘束,不祭祀那只求神佛,神鬼的缘故就是这样,不可怪异。”刘几惊恐地发觉,删掉这些文字让欧阳公看。

欧阳公说:“刘几在朝廷为天子争辩是非,又崇尚诡怪来惊世骇俗,他做人就是这样,不也适合吗?”最终删除了他的言论。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至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脩与欧阳修和刘几 欧阳修不录刘几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欧阳修 平山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