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延续了195年,从公元25年刘秀建立政权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篡位结束。
新朝历程,重塑汉室
东汉建立前,中国经历了新朝短暂的统治。新朝末年民变四起,刘秀顺势而起,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刘秀在位期间,平定内乱,安定边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东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章之治,中兴汉室
刘秀逝世后,明帝刘庄即位,开启了“明章之治”的盛世。明帝推行仁政,提倡儒学,重视文化教育,使得东汉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的顶峰。后汉书中评价:“明帝之政,清净无为,百姓安乐,大化隆兴,天下太平,岂非盛主哉!”
文治武功,开疆拓土
东汉前期,在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统治下,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东汉朝廷曾多次出兵征讨西域,维护了中国的疆土完整。东汉在班超的带领下,开创了与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
党锢之祸,朝政腐败
桓帝、灵帝时期,东汉朝廷党争激烈,宦官弄权,朝政腐败。公元167年爆发了著名的“党锢之祸”,造成海内文士八百余人被禁锢,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黄巾起义,动荡天下
灵帝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震惊朝野。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乘乱纷纷割据,导致东汉中央的权威丧失,天下陷入大乱。
三国鼎立,汉室终结
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各地军阀趁机壮大。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势力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东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