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科举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中进士名录的籍贯一项尤为引人注目。洪武二十年(1387年)科举,是明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此次考试的进士名录籍贯分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地域分布
洪武二十年进士共取三百二十名,其中北直隶(今河北、北京、天津)最多,有七十余人,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次是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有二十余人。而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则仅有寥寥数人入选。
阶层分布
洪武年间的进士大多出身于官宦、地主等社会上层阶层,其中官宦子弟尤为突出。例如,状元李善长之子李祺,榜眼刘基之子刘璟均列名榜首。还有不少进士出身于儒学世家或富商大贾之家。
民族分布
洪武年间的进士主要以汉族为主,但也有少数少数民族入选。例如,洪武二十年榜眼刘璟即是蒙古族,此外还有回族、壮族等民族的进士。
年龄分布
洪武年间进士的年龄分布相对集中,多数进士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其中,最年轻的进士仅有十六岁,而最年长的则超过了五十岁。
政治影响
洪武年间的进士在明初政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进士入仕后官至高位,成为朝廷重臣。例如,状元李善长官至中书省左丞相,刘基官至胡惟庸案后,洪武年间的进士籍贯进一步发生变化,北方士子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南方士子则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