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四个环节)

知源网 19 0

大家好,课例研究法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四个环节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课例研究法和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四个环节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课例研究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四个环节)-第1张图片-知源网

一、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一、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属于案例研究的一种。一个教育(教学)案例就是对包含有某些疑难问题或某些决策的教育(教学)实际情景的描述。一堂课当然是一个具体的案例,所以课例研究就是案例研究。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对实际发生的一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学活动的研究。进行课例研究是个群体行为,研究人员至少两人。因为自己上课自己评,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很多问题根本发现不了,反思也较为肤浅。所以,进行课例研究首先应建立研究小组,这是有效研究的必备条件。二、课例研究的一般过程课例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基本的过程:(1)制定课例研究计划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纲领性材料,它不但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而且是进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教学工具,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作为交流工具,它向其他研究人员传递着主讲教师的课堂构想和教学过程;作为观察工具,它为研究人员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作为研究工具,它为研究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制订了研究步骤,提供了研究材料。课例计划的制定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选取研究对象,找到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2)上课、听课研究者带着问题认真备课,精心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余的研究人员参加听课,形成过程性材料。这和一般的上课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意识进行的。(3)说课、评课上课者向其他研究人员说明该课的重难点、希望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等。参与听课的研究人员根据执教者上课和说课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对教学的相关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执教者进行询问和质疑,还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4)反思教学过程,修改教学设计执教者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写出教学反思。并根据研究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课上好,因此反思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同课多轮”的研究方式,即在修改教学设计之后,让另一名教师(或原执教者)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研究人员进行观课活动,然后再进行评课。比如宁波市蔚斗小学,就采用过“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模式。第一轮课不受任何干扰,由教师独立式设计教学案例,代表了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充分体现出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第二轮课前,教研组成员积极介入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第三轮课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对前两轮课的改善,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这样一人同课多轮进行课例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撰写课例研究报告三、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的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背景介绍课例研究首先要向读者交代课例的相关情况,对课例的背景、研究意图、思路等进行说明。比如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是精心准备的研究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这个课例研究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等。 2、课例叙述即真实地记录与阐释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从而将这堂课实际上是怎样上的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等。不过,课例研究报告不是课堂实录,不必事无巨细和盘托出,而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对原始课堂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3、反思与评析这是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内容涉及课后的反思及研究、与他人的商榷和争鸣、课例的意义与价值、新的改进方案、根据第二次方案实施的行动跟进、第二次课后的反思、研究、提升等。对于课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和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必须发表看法或进行分析。当然,这只是课例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根据研究的对象、过程和方法的不同,还可以适当调整。只要你有实践的基础,不断积累经验,具备一定的写作技能,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思考,就一定会写出好的课例研究报告。来源:作者:关占国

二、课例研究有什么作用

课例研究培训有什么作用?“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师培训活动方式,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所以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学与研究一体化”、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走教师培训共同体之路充满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一、课例研究为教师培训提供专业实践的理论依据教师专业本质上是一种学科教育能力。从实践逻辑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实践通常是有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议课等构成,教师的学科教育能力也需要通过这些教师专业实践来完成的。而课例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提出问题——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行动实践——观察交流——反思提升——修订教案——再行动实践”的循环使教学实践经历“合理化”的过程,“合理化”的实质是使教学实践在理性的“设计教案”和“反思提升”之下不断趋于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其中“提出问题”是方向,“观察交流”是专业成长共同体的途径,“反思提升”是目标,关键就在于通过理性地追问实践对象“是什么样的”来指导实践、解释实践,从而使实践从经验性的直观、直觉层面得到提升。“课例研究”使教师收获的不只是一节课的教学经验,而且还有分析教学问题、解释教学现象的理性知识和眼光。二、“课例研究”有利于激发教师研究教材的兴趣课标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丰富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所以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由于“课例研究”是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要全过程的参与,就必须首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否者就无法与人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意图,编排特点,学习的重难点,隐含的思想方法,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都要进行研学,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为参与研讨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激发教师研究教材的兴趣。三、“课例研究”有利于助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由于“课例研究”活动方式是围绕一个主题,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以专业研究人员的点评、辅导为辅,在教案设计上尽量追求完美,是比较成功的课例;是展示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完整,具有动态化。所以在课例研究中,教师能通过实践、观摩、反思、交流、探讨等活动,实现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享生命体验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过程,助推了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四、“课例研究”增强了教师科研的意识教育科研就是运用教育科学和学科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课程改革要求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是“教书育人”,是一门对教材、教法、专业技能、专业理论要求很高的职业,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教师从“经验型”到“专家型”,由“辛苦型”向“创造型”角色的转换是当今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活动形式,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课例研究”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教研专业人员共同讨论的领域,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现有效教学,让课堂回归真实的教学生活,解决课堂教学的实践问题。在课例研究实践中有时会产生极富生命力的“一闪念”,这个一闪念或许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所以增强了教师科研的意识,提升了教师教学实践的智慧。总之,教师培训的途径是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需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教师、不同环境等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以课例研究引领,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就能形成和谐互动的教师培训专业成长共同体。

三、课例研究的四个环节

课例研究包括选择和设计课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呈现和解释四个环节。

1、选择和设计课例(Choosing and designing the case):在这个环节,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选取的案例应当与研究目标密切相关,并能够提供一定的教学挑战或问题。研究者还需要设计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访谈、问卷等,以获取有关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详细信息。

2、数据收集(Collecting data):在这个环节,研究者开始收集与所选教学案例相关的数据。数据收集的方法可能包括观察教学过程、录像记录、学生作品分析、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

3、数据分析(Analyzing the data):在这个环节,研究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提取和发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模式。

4、结果呈现和解释(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findings):在这个环节,研究者将整理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呈现和解释。这可能包括书面报告、图表、图像、案例描述等形式。

1、选择适当的课例:选择与研究目标密切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课例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挑战,能够提供深入研究的机会。

2、获取多样性的数据: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尽量采用多种方法获取多样性的数据。可以包括观察教学过程、录像记录、学生作品分析、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

3、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所收集到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求数据来源准确可靠,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科学合理。同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关于课例研究法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研究法 研究 教学 教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