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美团买菜 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

知源网 22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的知识,包括美团买菜 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美团买菜 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第1张图片-知源网

一、美团买菜—— 产品分析

风口浪尖下的美团买菜,如何在众多生鲜电商产品中杀出重围,本次产品分析了解美团买菜战略方向并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美团买菜主要为用户提供线上买菜服务,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下单,美团买菜接收用户下单后,根据用户绑定的地址选取一个就近的仓储服务站进行配送,辐射范围2公里,配送速度可实现最快30分钟送菜到家。

生鲜电商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从2005年开始发展以来经历了两波热潮。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开启生鲜电商第一波热潮。此后,菜管家、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纷纷上线,随着生鲜电商不断发展,供给逐渐超过市场真实需求,2012年开始停止扩张。2013年,伴随一系列并购,包括顺丰优选,沱沱工社的全国性大规模扩张,生鲜电商又迎来了第二波高潮,紧接着巨头介入不断加码冷运链和生鲜供应链,一些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倒闭或被并购,行业进入洗牌阶段。资本的介入开启了布局新型零售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有的选择以店代仓如(沃尔玛,永辉超市、家乐福);有的选择前店后仓如(盒马生鲜),有的选择前置仓如(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这些新型的零售模式加速生鲜电商发展,资本想尽一切办法抢占市场,各家都想认证自己的零售模式是正确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民隔离,也给生鲜电商行业带来爆发增长,春节期间生鲜电商平台日均活跃用户较2019年同比增长91%,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订单出现2-10倍增长。

生鲜电商目前发展已不在局限于传动的销售模式,目前市场的产品呈现几种新模式,如前置仓,店仓一体化,社区拼团,门店到家,冷柜字体等,现阶段多种商业模式并驾齐驱,竞争愈演愈烈。相对于其它电商产品来讲,生鲜电商环节复杂,对物流运输、冷运仓储要求更高,目前整个市场都还在模式探索中,大多企业目前都还属于补贴亏损打价格战争流量的状态。从目前行业中发展较好的几款产品来看,拥有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生鲜电商更有望突出重围。

2017年7月,美团首次进入“餐饮+新零售”,开了一家2000平的类似“盒马生鲜”店铺——掌鱼生鲜。

掌鱼生鲜的整体运营模式几乎效仿盒马,并想效仿盒马一样实现店仓一体化,发行了属于自己的APP,承诺“一小时送达”,但掌鱼生鲜只出售冷冻水产品,在商品质量上远远不如“盒马生鲜“的鲜活水产品更值得用户青睐,因此也没能在生鲜市场立足,在行业也没有很大的影响。

2018年美团对“掌鱼生鲜”全面升级,改名为“小象生鲜”为了弥补之前没有鲜活水产的短版,“小象生鲜”重新定位为生鲜、食品、餐饮、电商即时配送一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生鲜超市,更像盒马一样设立了堂食海鲜,并将配送服务升级和盒马一样的“3公里内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2018年12月,小象生鲜在运作一段时间,没能满足用户高频消费习惯,商品虽有鲜活水产,但供应不足,加之员工成本,门店租金,商品客单价高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小象生鲜和竞品分领市场。

2019年1月“小象生鲜”更名美团买菜,同名App上线,虽然过往试水没有良好的结果,但美团决定在次向生鲜电商发起挑战,首个线下服务站于上海开通。整体战略进行转变,“美团买菜”以社区化服务为切口,此前的3公里范围配送也改为1.5公里配送,基于美团外卖现有的配送体系叠加美团买菜业务,难度较小,社区居民可通过手机App下单选购食材,美团买菜将通过社区设立的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服务将客户所需要的一日三餐食材送货到家。

整体看似美团这次战略部署周密,但看所有模式都是前人走过的路,而且是前人走的很好并且在深耕。众所周知“叮咚买菜”最早兴起于上海,聚焦解决用户买菜难的生鲜零售平台,整体模式为“APP+社区服务站”前置仓配送模式,上海百姓众所周知,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美团买菜”将这一模式放在上海最先实行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更多的做法可能为了试点测试。

60几天的美团买菜模式探索过后,整体模式还没能趋于成熟,美团遍将试点转回北京,2019年3月26日,北京市场测试在天通苑、北苑两大居民区分别开通便民服务站,服务站周边2公里居民可以通过美团买菜App下单,送菜上门。

4月17美团买菜在北京、上海累计服务站达到10家

7月10日,美团买菜将第三个试点选中武汉

截止目前美团买菜开通城市为“上海、北京、武汉、深圳、东莞、广州“具体社区服务站数量未查到,北京统计目前有51个站点。

从美团针对生鲜电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布局来看,美团的每一步都在尝试,尝试走前人走过的路,在玩法上并没有太多革命性的创新,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会省很多事,但就目前的整个战略部署,美团在生鲜电商领域很难拔得头筹。但

从美团的角度来看,美团买菜可能是新零售行业的尝试,基于自身商业价值上的考量,毕竟美团目前和BAT等量级,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类领头企业,美团拥有基于餐饮而搭建的配送服务体系,以及长期餐饮美食的大数据支撑,美团目前日均订单量已经突破2100万,拥有超过50万骑手即时配送,基本可以满足生鲜电商需求。

但就目前整个市场环境来看,美团手里所谓的王牌,在生鲜电商市场早已不惧优势,拿社区服务站点来看,叮咚买菜已经布局至全国550个站点,并且还在扩张,江浙沪地区市场趋于饱和,每日优鲜较之美团买菜最早布局北京市场,培养了大批用户良好使用习惯;从配送人员来看,盒马生鲜背靠阿里,拥有强大的配送团队,点我达和蜂鸟配送全国覆盖600万骑手,日均配送450万单,这背后的配送力量相对美团更具优势;从产地采买、物流运输、冷链仓储来看,美团买菜也不惧优势,一是因为早期产品试探时间较久,早期成熟商家像盒马、每日优鲜等已经快速奔跑至独角兽规模,合作的供应商较为稳定,为了拉拢供应商打价格战,美团买菜发展体量劣势明显。

虽然规模不代表一切,但生鲜行业的特殊性,它属于一个高频、低价、重时效和服务于一体的行业,美团买菜虽然看起来比较垂直和轻量化,但其实它同样是一个重运营和前期投入。美团相比一些中小玩家拥有资本、流量的优势,但对于大玩家优势全无,自身的企业文化缺乏电商运营专业体系的支撑、专业人才的积累,产品不惧开创性。

生鲜电商领域已经发展十几年,至今虽激烈竞争,但依然无法成为规模化,市场上还未探索出哪种模式是这个领域的终极模型。

通过美团整体战略部署,自身感觉美团之所以进军生鲜电商是因为,现在自身已经和BAT一个量级的,那巨头和资本都看好生鲜电商行业自己也不能落后,一是垄断自身行业地位,二是给投资人看自己的实力,趁着行业竞争激烈的时候,靠着自身品牌实力在大饼里划下属于自己的一块,不管大小,不计成本。纵观进几年美团收购共享单车,做酒店,做打车,还被传准备进军游戏界,如今的美团买菜可谓是市场分羹的一种尝试,它真实的想法可能不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若美团想要在生鲜电商行业走的更远,更前,战略部署上我有几点自己的小建议:

1、从城市分布来看:巨头布局从一线城市开始,美团是否可以迂回考虑二三线城市,虽然二三线城市不如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但因疫情期间,大批用户已经培养了线上购物的使用习惯,那么美团现在稳一线,重二三线的战略部署,可以快速扩大生鲜零售版图,加之二线城市人工成本、房租、物流成本相对较低,把省下的成本可以用来补贴用户。

2、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团一直是一个重视大数据的企业,毕竟都市白领只是一小部分人群,能点外卖的几乎很少有时间做饭。大多数买菜的人群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上,而且线上买菜这一消费行为大部分人的传统观念是离不开线下场景的,如何将线下场景和线上买菜融合到一起,美团是否可以在每个商品上增加真实的菜品视频或者产地采买VR,而不是线上精修的商品图片,让用户真实的感受到商品的质量,获得良好的口碑效应。

3、从运作模式来看:美团因多年品牌实力,形成良好的用户积淀,是否可以考虑商业合作模式,通过一定的资质审核让商家入驻美团买菜,第一可以帮助商家拓宽销售渠道,第二美团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形成合作共赢模式,加上现在拥有的社区拼团模式,为用户积累良好的口碑,稳固市场。

4、人才培养:现阶段的美团之所以缺乏开拓性的商业模式,重要的是缺乏人才的积淀,美团的企业文化不具备支撑复杂多变的生鲜电商运营。生鲜行业每个供应链环节都需要出色的管理人才,如果说花更多的钱去砸广告,莫不如去引进或者培养专业的具有行业开创性的人才,使得每一步战略决策可以走在行业的前面。

二、从送外卖到送礼物!美团正在撕掉外卖标签

近期,美团外卖宣布其平台日订单量超过4000万,再创新高。

但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餐饮、外卖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即便美团早就在2019全年业绩报告中做了预估,但其受疫情的影响还是超出了预期。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营状况,美团不得不开始突围自救。“小象”变“买菜”,加码生鲜电商;瞄准下沉市场,美团优选出动......

美团开始和电商平台们抢饭碗了!当然这对美团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10年来,美团屡屡从巨头口中夺食,而且总能得手!

根据美团发布的财报,其外卖上半年的营收和佣金都下降了不少。财报显示,一季度,美团营业收入168亿元,经营亏损17亿元,同比扩大31.6%。

而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到外卖订单及佣金收入的影响。美团餐饮外卖第一季度收入为95亿元,同比减少11.4%,订单量同比减少17.3%;佣金收入为86亿元,佣金率12%。而在2019年同期,美团餐饮外卖的佣金收入为99亿元,佣金率13%。

疫情打破了商家和美团平台之间的平衡,也进一步激化了美团和商家的矛盾。上半年,因为生意惨淡,很多商家都表示对美团的佣金不满。因为陆续收到餐饮企业对美团外卖的投诉,广东、四川、重庆、山东和云南等地的多个行业协会也致信美团,呼吁降低佣金。

当然,面对严峻的经营情况,美团很早就开始了突围自救。

从今年3月开始,美团就开始进一步强化骑手的运力,通过扩展骑手规模,把配送范围扩大到全国28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并通过大数据升级实现了“全域柔性调度”。

另一方面,美团还在“撕掉”自身的外卖标签,从送外卖向“万物皆可到家”发力,由过去相对单一的餐饮配送,转型为送数码、文具、鲜花、数据、常用药品乃至日用百货等等。

而从送外卖向送万物挺进后,美团也开始加大对“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等新业务的推进力度。

美团买菜是美团小象事业部去年年初推出的一项生鲜零售业务,采用App端+便民服务站的模式,服务范围内的社区居民。通过在社区布局的集仓储、分拣和配送于一体的便民服务站,为社区居民送菜到家。

如今,美团买菜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上线,并逐渐成为部分居民的生活必备App。

美团闪购是基于消费者对鲜花绿植、生鲜果蔬和超市便利等即时性品类配送需求的新业务。第一入口是美团平台,并与美团外卖共享同一个配送网络,有针对性地做配送的升级和配置。

如今年4月美团配送华为P40手机的新闻。有用户通过美团外卖平台上的“易联迅达华为授权体验店”成功下单购买华为P40新机,仅仅28分钟后,美团骑手就把P40新机送到了该用户手上。

那个急速送货的平台,就是美团闪购,很多人也对美团闪购闪电一样的配送速度印象深刻。

自年初开始加大对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的推广力度后,这两个平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近美团外卖日订单能超过4000万,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的订单贡献巨大,两者的订单总量超过总订单的50%。

在新零售时代,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让用户更快更便捷地获取所需,消费者不再需要囤货,即时性消费成为主流。即时配送市场正是因此而火热起来。

同时,美团的物流网络早已不限于外卖配送,旗下还有美团跑腿、食杂生鲜、非餐饮外卖、餐饮供应链、服装配送以及食品生鲜超市等多种业务。

实际上,由送外卖到送万物,是美团长期以来的目标。只不过此次的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的行进速度。

订单和利润更多来自酒旅、到店、美团买菜和闪购的美团,正在一步步撕掉外卖的标签,并作出了一些趋势性的改变。

这对美团来说也具有多重意义,首先,说明其由送外卖到送万物的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其次,也意味着美团已经从疫情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从2000万日订单到3000万日订单,美团用了14个月。而从3000万日订单到4000万日订单,美团共用了1年的时间。相较而言,美团的订单增长速度仍处于上升状态,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这个增长更是显得不简单。

“撕掉”外卖标签,并把运力成功复制到多行业的美团,正给市场带去更多的想象力。美团外卖不只是一个送餐平台,其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已经逐渐改变了用户对它的认知。

9月初,有快递服务的美团优选在佛山开城,这是继济南、武汉和广州后,两个月内连开的第四城,并计划延展到全国。

美团已经不再是那个送外卖的美团,而是走向生活物流、社交电商等多元化服务,美团会不会是下一个物流巨头呢?既然美团都来了,饿了么还会远吗?

饿了么CEO张旭豪表示,同城物流行业的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颠覆,因为外卖平台的骑手数量越来越多,时效性也越来越强,完全可以承接更多的同城物流服务。

饿了么已经从餐饮外卖平台转型为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美团也携手饿了么从外卖圈强势进入到物流圈。

这也能很明显看出,和当初有意淡化点评的标签一样,美团正在特意地去撕掉外卖的标签。

与之相对的是,美团和饿了么要入局物流配送领域,物流领域的大佬顺丰也盯上了美团的外卖行业主阵地。

今年3月,顺丰同城悄悄上线了“丰食”小程序,提供外卖下单及堂食点餐服务,包括必胜客、德克士、吉野家等52家餐饮品牌已经入驻,目前外卖下单服务已经开通,只不过仅限于企业聚餐,还没有大规模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家对美团的高佣金连连叫苦的背景下,丰食的入驻条件则显得十分诱人。商户在7月1日之前上线丰食,佣金只有千分之三,在7月1日之后上线的,佣金也只有2%。

此次进军外卖细分市场,不仅给顺丰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也意味着其将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正面相争。

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外卖仍然是美团的主要业务,这也是大多数用户对美团的第一印象。毕竟长久以来,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顺丰和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才是物流配送的首选。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低估王兴的魄力。

美团淡化外卖形象之路道阻且长。在新零售时代,即时配送的各大平台转变的必然方向,不仅丰富了物流形态的想象空间,还富裕了整个行业全新的动能和增量。

三、美团的三驾马车驶向何方

美团再次迎来市值飙升的高光时刻。

近日,美团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及半年度业绩。根据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美团营收为247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33.86亿元,同比增长8.9%;公司实现经营溢利21.7亿元,同比增长95.5%;经调整净利为27.2亿元,同比增长82%。

总体来看,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消费市场的逐渐回暖,美团在营收及净利润等方面的数据都要比上一季度好看很多。凭借这份超过市场预期的亮眼成绩,美团在金融市场也获得了相应的反馈。

截至8月24日,美团的股价一度上涨10.28%至270港元,其总市值也正式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1.56万亿港元),一跃成为港股第四大市值公司,仅次于阿里、腾讯和工商银行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下旬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后,美团才刚刚跨过了千亿美元市值的这道门槛。也就是说,距离其扭亏为盈并实现市值翻番,美团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但通过财报也不难发现,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美团的餐饮外卖、到店酒旅以及新业务这三大主营业务也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瓶颈、困难和挑战,而其掌舵人王兴要如何掌握好这三驾马车的前进方向并使之合力达到最大,也是美团这次高光背后不可忽视的隐忧。

一直以来,国内外各大外卖平台普遍面临着行业内的两大难题:过度依赖佣金收入造成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以及自建配送队伍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从财报来看,尽管美团的外卖业务有所回暖,但其在攻克以上两大难关方面似乎进展不大。

财报显示,美团第二季度餐饮外卖营收为145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佣金收入为127亿元,占外卖总收入的88%。通过对比美团2018年和2019年的年报数据可以计算出,其外卖收入的佣金占比在前两年分别高达94%和87%。

虽然这一占比稍呈下降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佣金收入仍然美团外卖营收的主要来源。而这种以抽取商家订单提成的盈利模式却极易引发平台与商户之间的矛盾,也一度让美团陷入风口浪尖。

4月中旬,广东省33家餐饮协会联名发文声讨美团外卖,称其收取过高佣金,新商家提成高达26%,超过企业承受极限;且该平台涉及霸王条款,强硬要求商家同意“独家合作”等苛刻条款,涉及不正当竞争。

面对多方指责,尽管美团官方亲自出面澄清,表示“真实数字远低于传言”,但各大商家的联合“讨伐”已经让美团外卖佣金收入这一单一盈利模式的弊端显露无疑。

未来,如果美团仍强行提高佣金费率,势必会招致商户反感并激化与他们的矛盾;而如果维持当前费率,则不难想象美团外卖佣金收入触及天花板的那天将不会很远。

美团外卖的另一项营收来源——针对商家的在线营销服务,似乎可以看作是其新的营收增长点。

数据显示,4至6月,美团外卖的在线营销业务收入为18亿元,同比增长62.2%。但财报中同时也指出,这一板块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外卖业务恢复期间商户对线上流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所导致,这一趋势在日后能否构成常态还不一定。

退一步来讲,尽管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在本季度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其终究只占外卖总收入的12%,而指望其赶超佣金收入成为美团外卖业务的主要营收来源也很不现实。

“佣金门”的热度尚未褪去,居高不下的配送成本也成为了美团外卖的一大“顽疾”。

财报指出,二季度美团各项开支总额为239亿元,其中餐饮外卖骑手成本为100亿元,占总开支的40%以上。同时,不可小觑的是,这一成本几乎占了美团外卖营收的七成、佣金收入的八成。

如此高昂的配送成本,与美团外卖自建配送队伍的重资产模式直接相关。

为了抢占外卖市场份额,美团于2015年开始自建配送队伍。在经营模式由轻转重的过程中,其付给外卖骑手的成本也随之上升。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王兴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除了持续优化订单分配算法之外,过去的几年公司还一直在研究自动配送,希望借此提升配送效率来降低配送成本。但同时他也承认,“这并不是近期会发生的事情,还需要时间”。

此外,除了内部两大难关难渡以外,外部劲敌的联合追击也让美团外卖不敢掉以轻心。

2017年8月,饿了么以总共8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百度外卖;一年后,其又被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收至麾下;仅仅过了两个月,饿了么即与口碑合并,以此共同对抗行业老大美团外卖。

两年过去,由于和阿里生态的协同效应释放,饿了么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会。

在美团发布财报的前一天,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饿了么注册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达30%,仅支付宝为饿了么餐饮外卖就带来了45%的新增消费者。同期,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收入71.0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美团8.9%的增速。

不难看出,尽管其在外卖市场坐拥大半江山,但迫于内忧外患的压力,美团外卖的王者之路却并不好走。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美团的外卖业务已逐渐回温,但其到店及酒旅却至今尚未从疫情的打击中缓过劲来。

根据财报数据,第二季度美团的到店及酒旅业务收入为45亿元,同比下滑13.4%;该业务实现经营溢利19亿元,同比下降12%。此外,这一时期平台上消费的国内酒店间夜量为7800万,同比下滑17%。

尽管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但到店及酒旅业务却仍以最小的营收占比为整个公司提供了最多的利润,成为美团三大主要业务中当之无愧的“现金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第一季度,尽管到店及酒旅业务遭受的打击最大——营收下滑超三成,利润下滑近六成,但其却是美团的三大业务中唯一带来盈利的业务。

由此可见,加快到店及酒旅业务的复苏成了美团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

为此,美团在全国60余座城市落地了“安心消费节”这一概念,并与当地政府合作给消费者发放电子优惠券,希望借助刺激消费这一方式带动其到店业务的增长。

在酒旅业务方面,美团也频频发力,不仅推出了“安心住”和“安心出游”计划,还试图通过增进与高星酒店的合作以实现酒店业务的增长。

7月28日,美团推出了新型酒店预售产品“超级团购”——以低至5折的价格就能住上五星级酒店,但这并不是美团第一次试水高星酒店。

早在2019年4月,美团发布“酒店+X”的项目,希望通过帮助高星酒店提升店内餐饮、婚宴等非住宿产品的数字化、线上化水平,来实现二者的业务捆绑。

对以低星酒店切入市场的美团来说,要想尽快实现其酒店业务的复苏,抢占利润空间更高的高星酒店资源成为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毕竟,高星就代表着高客单价,而高客单价又代表着高佣金。

但美团发力高星酒店的这一系列操作,却动了OTA巨头携程的“奶酪”。作为在线旅游行业多年的老大哥,携程手里一直牢牢把握着市场上50%以上的高星酒店资源,美团想要“抢食”这一市场并不容易。

旅游直播的火热始于2月底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彼时整个酒店行业遭受巨大打击,急需通过预售这一形式帮助其回笼资金。

如今,随着整个市场逐步回暖,预售产品的热度也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不少酒店从业者表示,正在减少预售产品的数量,并逐步提升预售产品的价格。而整整晚了5个月才宣布入局的美团,已经基本上错过了这一风口。

其次,携程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

7月29日,携程发布《2020携程BOSS直播大数据报告》,亮出了疫情期间的成绩单:4个多月以来,携程在40余场直播中累计GMV超11亿元,为千余家高星酒店带货超百万间夜。

携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与其在高星酒店市场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分不开关系。多年以来,各大高星酒店与携程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成就、互相依赖的亲密关系,以低价酒店起家的美团将很难打破这一局面。

此外,飞猪的入局让高星酒店市场的争夺战更加白热化。

今年618期间,全国百城千家酒店BOSS组团上飞猪直播,高星酒店市场又多了一位不速之客。而对实力原本就相对薄弱的美团来说,随着飞猪的搅局,其在高星酒店争夺战中的胜算又少了几分。

不仅如此,这两年飞猪还一直盯着美团的中低端酒店市场,主打年轻牌、科技化,与同样主攻年轻用户的美团在酒旅业务上正面交锋。

通过巨额补贴吸引用户到店,抢占携程在高星酒店领域的市场份额,与飞猪在中低端市场争夺年轻用户,美团的到店及酒旅业务的复原之路还有多远?

外卖业务的盈利瓶颈难以突破,到店及酒旅业务又尚未完全恢复,双重打击下,新业务的发展却给了美团一个惊喜。

财报显示,二季度美团新业务收入为56亿元,同比增长22%,远高于另外两项业务的营收增速。在疫情最严重的第一季度,这一业务还以4.9%的增长速度完成了逆势增长,成为了美团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业务板块。

通过梳理发现,美团的新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本地零售业务,以美团买菜、美团优选和菜大全为代表的生鲜零售业务,以及最后一大板块为单车和电单车业务。

与外卖和到店酒旅业务所受的打击不同,由于疫情期间用户的消费习惯由线下向线上转移以及传统商家加速服务线上化这两大原因,美团的本地零售和生鲜零售两大业务反而在疫情期间迎来了一波用户增长和资本加码的小高潮。

其中,采用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发展最为迅速,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长。目前除北京、深圳等城市,美团买菜还在继续开拓新城,已正式入驻广州。

当然,这两大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美团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效的配送网络也脱不开关系。

除了在生鲜及本地零售领域的积极布局以外,美团还继续加大在单车和电单车领域的投入。本季度美团推出约150万辆新单车替换旧单车,并投入近30万辆电单车。

对此,王兴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共享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其更高效的平均周转率将带来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也证明了其短期内独立实现盈利的可能。

随着在新业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盈利的的要求成为美团在新业务上不得不面临的最大难题。

但根据数据显示,美团新业务的经营亏损由第一季度的14亿元扩大7.0%至第二季度的15亿元。尽管营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美团的新业务却仍然没能逃脱亏损的命运。

此外,本地和生鲜零售领域竞争者众多是美团在新业务上除盈利要求外面临的另外一在难题。

今年4月,天猫超市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将原属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饿了么新零售业务整合进该事业群;同月,京东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整合原有的京东超市、消费品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

而于2018年7月上线的美团闪购与上述两家对手相比,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流量池以及强大的即时配送系统,但同时其劣势也很明显——以轻资产模式对接众多分散的商家,导致其对供应链的把握将有所欠缺。

虽然美团在该领域布局广泛,既有走轻资产路线的菜大全,又有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有小象生鲜坐阵,而在下沉市场美团又派出了美团优选,但面对经营已经相对成熟的对手盒马鲜生和每日优鲜等,美团在整个生鲜零售行业布局中的优势并不足以使之与对方抗衡。

尽管如此,王兴在分析师会议上却显得信心十足。“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但美团是从来都不惧怕竞争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在食品配送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线上生鲜产品是我们下一步要赢得的市场。”

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美团买菜 美团买菜升级为小象超市、美团小象在美团的地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小象 外卖 生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